​国学经典名句(精选96句)

2023-10-15 11:38 来源:秀者网 点击:

国学经典名句(精选96句)

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名句,方便大家阅读,为人若此,庶乎近焉——《朱子家训》,

国学经典名句 篇1

1、足以充虚继气,强股肱,耳目聪明,则止。——《墨子·21章节用(中)》

2、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
3、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四十一节》

image.png

4、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十四节》

5、善歌者,使人继其声;善教者,使人继其志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

6、今士之用身,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。——《墨子·47章贵义》

7、见善,修然必以自存也;见不善,愀然必以自省也。善在身,介然必以自好也;不善在身,菑然必以自恶也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8、或生而知之;或学而知之;或困而知之:及其知之,一也。——《中庸·第二十章》

9、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也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下·第八节》

10、酒极则乱,乐极则悲——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
11、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九节》

12、弈之为数,小数也;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九节》

13、教民礼顺,莫善于悌。——《孝经·广要道》

14、君子和而不流;强哉矫。中立而不倚;强哉矫。国有道,不变塞焉;强哉矫。国无道,至死不变;强哉矫。——《中庸·第十章》

15、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五十七章》

16、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六十三章》

17、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——《朱子家训》

18、论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——《荀子·君道》

19、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。——《中庸·第二十章》

20、今天下之士君子,将犹多皆疑惑厚葬久丧之为中是非利害也。——《墨子·22章节用(下)》

21、跬步而不休,跛鳖千里;累土而不辍,丘山崇成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22、良农不为水旱不耕,良贾不为折阅不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23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篇》

24、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,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
25、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三十章》

26、少事长,贱事贵,不肖事贤,是天下之通义也。——《荀子·仲尼》

27、君子之泽五世而斩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下·第二十二节》

28、望时而待之,孰与应时而使之!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29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,只自信不及,都自埋倒了。——《传习录·卷下·门人陈九川录》

30、君子,不可以不修身。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亲。思事亲,不可以不知人。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——《中庸·第二十章》

31、故君子力事日强,愿欲日逾,设壮日盛。——《墨子·02章修身》

32、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;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——《朱子家训》

33、聚敛者,召寇.肥敌.亡国.危身之道也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
34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篇》

35、惟仁者宜在高位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一节》

36、知贤之为明,辅贤之谓能,勉之强之,其福必长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
37、心诚求之,虽不中,不远矣。——《大学·第十章》

38、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二十五章》

39、抑若扬兮,美目扬兮。巧趋跄兮,射则臧兮。——《诗经·猗嗟》

40、饥而欲食,寒而欲暖,劳而欲息,好利而恶害,是人之所生而有也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
41、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:此之谓鬼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

42、好女之色,恶者之孽也;公正之士,众人之痤也;修道之人,污邪之贼也。——《荀子·君道》

43、养其小者为小人,养其大者为大人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十四节》

44、视尔如荍,贻我握椒。——《诗经·东门之枌》

45、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46、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
国学经典名句 篇2

1、太上无败,其次败而有以成,此之谓用民。——《墨子·01章亲士》

2、食者,国之宝也;兵者,国之爪也——《墨子·05章七患》

3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

4、拱把之桐梓,人苟欲生之,皆知所以养之者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十三节》

5、人皆可以为尧舜——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下·第二节》

6、儒者在本朝则美政,在下位则美俗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7、听其言也,观其眸子,人焉廋哉?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十五节》

8、道隐于小成,言隐于荣华。——《庄子·内篇·齐物论》

9、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上·第四节》

10、是以动则必陷,为则必辱,是偏伤之患也。——《荀子·不苟》

11、未有知而不行者。——《传习录·卷上·徐爱录》

12、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,而不上同于天,则灾犹未去也。——《墨子·11章尚同(上)》

13、刑称罪,则治;不称罪,则乱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
14、和大怨,必有余怨;报怨以德,安可以为善?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七十九章》

15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篇》

16、道在迩而求诸远,事在易而求之难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十一节》

17、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——《论语·泰伯篇》

18、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;困而学之又其次也。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篇》

19、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下·第十五节》

20、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二十六节》

21、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。未有能生者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九节》

22、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——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

23、名无固实,约之以命实,约定俗成,谓之实名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
24、天命之谓性;率性之谓道——《中庸·第一章》

25、先行其言,而后从之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篇》

26、维鹊有巢,维鸠居之。之子于归,百两御之。——《诗经·鹊巢》

27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,于予与何诛?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

28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二十节》

29、瑕不掩瑜.瑜不掩瑕——《礼记·聘义》

30、用下敬上,谓之贵贵;用上敬下,谓之尊贤。贵贵.尊贤,其义一也。——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下·第三节》

31、声乐之入人也深,其化人也速——《荀子·乐论》

32、为政在人。取人以身。修身以道。修道以仁。——《中庸·第二十章》

33、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,而以长击短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
34、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——《中庸·第十四章》

35、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十四章》

36、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,灾必逮夫身。——《大学·第十一章》

37、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篇》

38、积于不涸之仓者,务五谷也——《管子·牧民》

39、利之所在,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,深源之下,无所不入焉。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

40、得黄金百,不如得季布一诺——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

41、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——《中庸·第十四章》

42、尊贤使能,俊杰在位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上·第五节》

43、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二十节》

44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——《中庸·第一章》

45、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四十五章》

46、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四十五章》

47、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,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,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48、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——《诗经·无衣》

49、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——《荀子·哀公》

50、反者道之动;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四十章》